在日华文媒体可以说NO

 

 

 

作者:繁星


《产经新闻》对中国和中日关系的立场,可谓尽人皆知,所以,对如此立场鲜明的《产经新闻》刊登出的有关中国的种种负面文字,其实没什么与之辩论的必要。但是,726日,《产经新闻》的一篇指责中国政府“利用媒体操纵舆论”的文章,也提到了在日中国人的报纸和杂志,因此,我们有必要加以澄清。

 

 中略

 

《产经新闻》在该文中引用不具名的“消息人士”,称中文报纸杂志的经营者和记者定期地被中国驻日大使馆召集,“接受指导”,更称一旦有谁刊登了“违反中国政府意向”的报道之后,就会在护照更新等事项上受到刁难骚扰,而如果“顺从中国政府意向”的话,则会得到广告利益以及“后援”等种种照顾。某些思维混乱的在日中国人也出来“证实”这种说法,令原本捕风捉影的文章好像显得"言之有物"了。

 

那么,事实究竟如何呢?本报自2000年创办以来,可以负责任地说,从未遇到过上述情况。使馆偶尔召集在日中国人媒体座谈,是任何一个国家对本国在外侨民社群都会做的正常举动,因为有些事情,如领事权益宣传、重大政策变动,不能不通过中文报纸杂志与华侨华人达成沟通。使馆负责官员在和这些日本注册的媒体性质的企业打交道时,基本做到了公私分明。至于所谓的“顺从”和“违反”之说,尤其荒唐无稽。在中国国内,媒体确实受到了一定的约束,但在日中文报纸杂志都是私营企业,有相当的言论自由。本报六年来,批评中国政府错误和有待改进之处的文章不知凡几,我们可以说反对加入世贸,反对北京申奥,反对中国实行的诸多偏差政策,呼吁加速政治改革,但从未受过任何刁难骚扰。当然,有个别中文期刊定位于反中反华,公开与中国政府为敌,这样的媒体也不可能被奉为上宾。

 

关于媒体受到政治权力操控的问题,不仅是中国存在,全世界即便是所谓民主国家一样毫不稀奇。美国的媒体,日本的媒体,一样有不许报道的禁区,一样有来自政府的压力,只不过程度不同,手法不同,影响力不同而已。自己不仔细照镜子打量,夸大其词,道听途说,民主国家这种"大嘴巴"媒体的危害,并不比它攻击批判的对手好得到哪里去。

 

其实,在日中国人报纸、杂志因在日华侨华人的特殊身份,注定了其特质是:既希望中国好,也希望日本好,更希望中日友好。所以,对强加于我们的不实指控,我们要坚决地说:“NO!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 
相关文章
没有相关文章

 

 

 

分类: 每期一论 日期:2006-8-3 2 查看:13